转自SOHU:国际顶级小提琴怎么造?广州最厉害的制琴师为你揭秘!

转自SOHU:国际顶级小提琴怎么造?广州最厉害的制琴师为你揭秘!

2018-08-24 22:15

广州,不仅是一座书香满溢的城市

还是一座爱唱歌的城市,一座爱乐之城

101.jpg

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的制琴业特别厉害

但是你知道吗?

广州也有一批国际级的制琴大师

今天,这些广州的制琴巨匠和音乐学院的演奏大家

要分享他们的“琴缘”故事

102.jpg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南方都市报、花城+、广州大剧院承办的“听见花开”花城故事会——“持琴缘匠心 筑爱乐之城”分享沙龙今天在广州大剧院白领空间举行。

活动一开始,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致辞

103.jpg

朱小燚

朱小燚致辞表示,花城广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故事,新时代广州要讲新时代的花城故事。“听见花开”系列活动作为广州市的文化品牌传播活动,越办越有温度、辨识度、传播度。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广州、全国乃至全球的音乐教育名家、小提琴制作大师、城市故事的聆听者,“持琴缘匠心 筑爱乐之城”沙龙会是一场智慧的盛宴,听觉的盛宴。

接下来就到了本次沙龙的重磅环节!

看下面的几把小提琴

是不是光从外观上来看就已经很吸引人了!

在现场的CBD君告诉你,

这几把小提琴演奏起来

声音更美!

制作这几把小提琴的大师拥有平均超过30年的经验,有的大师更是拥有50年经验。

104.jpg

现场展示的五把小提琴,制作者从左至右依次为:梁志凌(左一)、吴祖亮(左二)、徐永成(左三)、谭建华和麦素梅夫妇(右一和右二)。

这几把小提琴的制作大师

和小提琴有着怎样的故事

CBD君带你去现场看看

梁志凌:“这辈子离不开小提琴了”

105.jpg

韦玮

在沙龙现场,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党总支书记、星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硕士生导师韦玮拿起面向观众最左的一把琴,现场即兴演奏。

106.jpg

梁志凌

这把琴的制作者是第20届美国国际提琴比赛四重奏声音奖得主、广东省志声提琴乐器厂董事梁志凌

梁志凌介绍,自己十几岁就进入广东乐器厂作工,他的外祖父、父母都在乐器厂作工,他从小就对制作乐器感兴趣。他发现,小提琴音色特别优美,就下定决心要学习制作小提琴。

用一句话概括和小提琴的缘分,他说,这辈子离不开小提琴了”。台下掌声雷动。

吴祖亮:百年木材造琴,传承南粤手工匠人精神

107.jpg

吴祖亮

面向观众左二的这把小提琴是多届国际提琴制作赛获奖者、国家高级工艺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人、华星提琴执行董事长吴祖亮的作品。

他介绍,这把小提琴是用一百年的材料做的,即制琴的这块木头被砍下来以后,收藏了近百年时间,同时该琴也包含了他三十多年的制琴经验。他介绍,越老的材料制琴越好。

徐永成:音色和工艺是提琴最重要的两方面

108.jpg

徐永成

中间的小提琴是多届国际提琴制作赛获奖者、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首批提琴高级乐器设计师徐永成制作的。

他介绍,这把琴的原木料仅十五六年时间,本不打算用来做比赛琴,但在制作时,发现很有特点。但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可能还会拆开来做调整。

从制琴工厂的一个木工,到一代制琴大师,徐永成最开始喜欢做的是单簧管。偶然机会,他发现小提琴的音色特别好听,从此走上小提琴制作的道路。

中国第一家做小提琴的个体户”

109.jpg

谭建华(左)和麦素梅(右)

面向观众最右的这把琴来自广州华美弦乐制作室广东省提琴学会理事、国家一级工艺师、广州华美弦乐制作室创办人谭建华、麦素梅伉俪登场。

谭建华介绍,“华美”的名字取自他名字中的“华”和妻子麦素梅的“梅”。谭建华自称自称自己是中国第一家做小提琴的个体户。

2012年制作,制作时正是从手工制作转向艺术品方向的转型期,所以麦素梅在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在琴的弧度、数据都尽善尽美。

制作小提琴超过50年,仍孜孜不倦地追求手作提琴,谭建华本着“很有责任,就要做好”的态度。

看来,一把好琴

除了要有匠人精心打磨

还要有艺术家孜孜不倦地追求

广州这座城市和小提琴有着很大的渊源

关于广州制琴业的发展

他们有话要说!

110.jpg

广州能制好琴,和城市性格有关

111.jpg

出身于提琴制作世家的梁志凌表示,广州人有条件、有特殊的匠心,接触西洋乐器比较早,研究小提琴技艺研究得比较好。

112.jpg

徐永成表示广州的制琴业仍有优势,但在品牌铸就上还要努力。

113.jpg

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卢曦表示,广州的制琴业在不断进步,对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非常有帮助。

114.jpg

韦玮表示,“广州能做出这么好的琴,和这座城市的城市性格有关。”他认为,工艺精致精细,声音富于特点和内涵,这和广州低调务实、精益求精的城市性格有关。

115.jpg

吴祖亮介绍,广州能成为中国制琴重镇是有历史渊源的。一百多年前,第一个把小提琴制作技艺带到中国、带到广州的人叫司徒梦岩,是广东台山人。

呼吁设立小提琴制作文凭、标准认定

117.jpg

刘峻铄

116.jpg

韦玮补充,广州的小提琴演奏和制作非常有历史渊源,诞生了很多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演奏家和提琴制作大师。

117.jpg

作为小提琴发烧友,中山大学博士、青年文化学者、广东省提琴学会副秘书长、广州爱小提乐器公司创始人刘峻铄认为,广州制琴业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建立制琴业的文凭体系、设立社会研究机构和教育团体。

韦玮和梁志凌都表示,呼吁设立小提琴制作文凭、标准认定,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小提琴制作行当。

要有匠人的态度,“制琴业没有捷径可走”

118.jpg

麦素梅表示,广州制琴业内行业内风气好,经过几十年的学习研究,在工艺水平上在世界前列,要近一步向上走,要知道怎样“艺术做琴”是关键。

112.jpg

徐永成表示,想入行的年轻人一定要热爱制琴行业,不要想着赚大钱。要有匠人的态度,真正坚持下去,“制琴业没有捷径可走”。

希望引入科技改革,让制琴业进一步发展

115.jpg

2008年,吴祖亮带领着研发团队获得了第十九届国际提琴制作大赛四重奏音色优秀奖,成为历史上首次赢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对此他表示,四重奏的奖是最难拿的,因为是一个团队,所以各方面的匹配和配合非常重要。

他认为,在制琴方面,很多科学和研究方面也值得引入和尝试,他也曾和大学实验室有所合作,希望引入科技改革,让制琴业进一步发展。

还没看够?

最后

CBD君偷偷告诉喜欢艺术的你

千万不要错过今天二条的

周末去蒲

有治愈心灵的话剧推荐

还有免费赠票!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郑雨楠 陈辉 张沛

见习编辑:尹佳林

编辑:南都记者 郑雨楠夏嘉雯

----------------------------------


分享 :